360足球直播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江苏
360足球直播物流企业利用数智化管理和配送系统从容应对“618”大促
时间:2024-06-18 06:52 来源:新华日报 字体:[ ]

今年“618”促销活动“超长待机”近一个月,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取消预售制,快递企业无法预测订单量,突如其来的变化带来不小的挑战。省邮政管理局监测数据显示,5月20日—6月16日360足球直播共揽投包裹19.84亿件,揽收快递包裹同比增长17.54%,投递快递包裹增长19.08%。但记者发现各快递企业均能有条不紊地应对,未出现爆仓、延误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快递行业的智慧化转型。

枇杷“坐上”无人机,当日采摘通达苏浙沪

今年,360足球直播多地开启快递“无人配送”。4月,无锡低空物流无人机配送首飞成功;5月,苏州首条无人机航线进入常态化运行……数智化应用已渗透至快递链条多个环节,快件转运配送更加高效。

苏州东山白玉枇杷是5月份的明星水果,鲜甜多汁深得苏浙沪一带食客喜爱。5月20日,苏州吴中区东山、西山的枇杷进入采摘高峰,顺丰速运的枇杷快件数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高峰时达到日均25万件。同时运送时效大大提高,实现同城和跨城半日达、苏浙沪最快6小时送达、国内259个城市48小时内送达。这份耀眼的成绩单,是在每天10个架次无人机的助力下完成的。

6月13日,记者来到无人机“大本营”顺丰速运吴江分拨中心。停机坪坐落在园区最大的双层转运仓5号库楼顶,一架丰翼科技新一代“方舟40”无人机刚装好货物准备起飞。只见工作人员简单操作后,无人机便快速旋转螺旋桨,到达120米高度后进入预定航线。该分拨中心负责人冉付兵告诉记者,这条飞往苏州大学未来校区的无人机快递配送航线,已从5月8日起进入常态化运营,是苏州首条无人机快递配送航线,每天大约有8个班次。

负责运送白玉枇杷的吴江分拨中心至东山枇杷产区航线,是5月份获批的第二条无人机快递配送航线,在枇杷销售运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该地农户叶中平介绍,以前枇杷下山主要靠人工背运,下山后再包装、快递。如今有了无人机后,采摘工人从树上摘下枇杷后直接装入快递箱,由无人机送至分拨中心,送到苏州市区收件人手中的时间缩短到最快1.2小时。

冉付兵透露,目前顺丰速运吴江分拨中心又获批6条新的无人机快递配送航线。接下来,飞往三山岛等地航线也将进入常态化运行。下一步计划启用载重500公斤到1.5吨的大型无人机快递,可执行最长400公里的运输任务,取代一部分支线公路运输。

自动“领取任务”,无人快递车助力降本增效

13日下午两点,在吴江分拨中心二楼,40辆憨态可掬的白色无人车正整齐地排队“领取任务”,工作人员将一个个橘色转运篮筐装上快递车,推到无人车尾部卡口处与货舱完美适配,仅用两个步骤便完成装货。无人车忽闪着“大眼睛”驶向15公里内的网点,一路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躲避行人和障碍物、遵守交通信号灯,到达网点后自动卸下转运篮筐。

目前,该分拨中心共有62辆无人快递车常态化运行,覆盖15公里内的24条线路,也是新石器慧研(苏州)机器人有限公司与顺丰速运吴江公司合作的无人车快递规模化落地项目。得益于吴江区智能车联网工作领导小组的先行先试政策引导,该项目今年1月份获批吴江区首张无人驾驶装备示范运营通知书。

今年,邮政、顺丰、申通等快递企业在江苏加大无人快递车投放使用,越来越多的无人快递车奔跑在乡间、校园以及城市的马路上。在苏州市相城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投入无人快递车应用。智梭、新石器、九识、探险家等车业与邮政、中通、韵达、顺丰等快递企业深度合作,区内常态化运营无人配送车41台,日均配送快件量约1.4万件。5月份,苏州市相城区获批360足球直播首个快递无人配送示范区。

无人快递车助力快递企业降本增效。冉付兵介绍,每辆车投入成本约为10万元,充一次电最多可以跑120公里,电费仅需几元钱。“无人快递不仅环保节能,还降低了配送成本、提升了配送效率,值得大规模推广应用。”据记者了解,从转运中心到网点或网点到小区的短途运输,是物流配送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也是现今无人车应用最多的部分。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CEO余恩源曾预言,如果未来能够在全国建起一个由无人车组成的无人配送网络,每年或将为快递物流业节省成本数百亿元。

装上“智慧大脑”,数智化应用需多管齐下

凌晨3点半,在“南京—杭州”快递车上,人工智能“昆仑时效控制塔”发现车辆行驶速度慢了下来可能造成延误,于是迅速提醒司机提速,在车辆到达南京站点前15分钟再次下达优先卸车任务,实现算法预测和现场决策。6月15日在南京召开的“2024强邮论坛”暨邮政快递业数智赋能与降本提质增效会议上,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秦磊分享了这样一个“618”快递运输场景,折射出快递行业全链路数智化进展。

在顺丰速递吴江分拨中心,记者发现这里看不到“满地包裹”的传统分拣场景,而是干净整洁的地面、整齐排列的转运笼车,每个环节都有智能应用的参与。该分拨中心“星河”AGV调度系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仅需人工简单辅助,一台AGV叉车每天可自动搬运110个笼车,完全代替人工叉车。苏州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月新对使用标准化笼车的做法表示赞许,“标准化笼车代替转运编织袋,理论上可无限次循环使用,不仅绿色环保,还可通用于无人车、无人机、AGV叉车等自动化设备中,成为‘智慧快递’中的重要模块。”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快递企业的智慧化转型存在良莠不齐现象。“由于国内的算力资源较为紧张,算力定制化租赁成本较高,影响了数智化在快递行业的普及深度,数据孤岛的现象需要得到改善。”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科技处处长朱晓磊表示,数智快递的发展需要从标准体系建设、科技研发中心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多管齐下。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创新体制建设,为行业数智化应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我们鼓励快递企业与华为、小米等国内人工智能技术领先的企业合作,促进收寄、分拣、运输、派送等全环节全产业链条的智改数转,加快建立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

朱晓磊建议,对于行业数智化应用场景挖掘不够、应用规模不大等问题,可以打造一批行业应用场景开源项目,支持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鼓励更多人工智能产品应用,让大家感受到技术如何改变整个业态,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可以尝试“分拣到人”“直送到端”的模式,研发更多智能穿戴设备,提升快递小哥的从业体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